《中原儿女》杂志特约记者 李砺瑾
人物介绍
32岁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64岁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5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71岁获评河南省科技功臣、87岁斩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92岁还每天到单位上班……
他就是陈俊武,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煤化工技术专家。他的科技报国、自主创新、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精神,打动与激励着一代代的科技工作者。
他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奉献了整整70年
“嘀——”2019年4月1日8点30分许,古都洛阳,牡丹飘香,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俯身刷卡走进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大楼,乘电梯到4楼,转身进了456办公室。
这是一位值得致以崇高敬意的老人。今年2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全系统开展向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俊武同志学习活动。4月,在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学习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参加工作至今,他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奉献了整整70年,耄耋之年又指导攻克世界性难题,至今坚守岗位一线,必要时还到科研院所、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要不忘初心、为行业作贡献,推而广之,要为全国的科技进步作贡献!”他说,“现在,国家进入了新时代,我虽然年纪大了,体力差了一些,还是能做一些贡献的,还是要‘不待扬鞭自奋蹄’!”
对陈俊武院士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从他22岁参加工作算起,到今年92岁高龄依然每天都去单位上班,在他70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都和两个字分不开——石油。
陈俊武祖籍福建长乐,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抗日战争的阴霾,更是在少年陈俊武的心中深深埋下矢志报国的种子。
1944年,17岁的陈俊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抗战胜利后,正读大学二年级的陈俊武到抚顺参观,第一次见到了日本人留下的煤制油工厂,这家日本占领东三省修建的煤液化工厂早已停产多年,厂区内更是杂草丛生。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百业待兴,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急需“黑色的血液”为发展注入生机。陈俊武意识到:“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巨大的心理冲击,让陈俊武立志投身石油工业,用己所学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他在当时的日记里写道:“生命的意义全寄托在没有生命的分子、原子上了!”
他和团队催开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
大学毕业找工作,陈俊武的眼里只有“石油”。当时的东北是中国重工业最集中的地方,而沈阳是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作生活条件也较为优越。陈俊武却执意选择了抚顺,选择了最艰苦的石油炼化岗位。这种决心和热情,是可以让他有足够的勇气忍饥挨饿,甚至牺牲生命的。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东北局势骤然紧张,不少人找各种借口离开,23岁的陈俊武虽知有性命之忧,却依然坚守岗位,因为他更舍不得内心深处那个业已开启的石油梦想。
1959年,横空出世的大庆油田给国家提供了充足的原油,但当时国内的炼油技术却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使用的大多是当时苏联的技术,不能对原油进行有效深度加工,也无法从中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轻质油产品。“这就像有了上好的大米,却依然吃不上香喷喷的白米饭。”陈俊武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当时的中国,急需独立自主研发炼油新技术。
1961年冬,34岁的陈俊武,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可是,装置应该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它?如何制造它?那是没有经验可循,陈俊武带领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与这种焚膏继晷、热火朝天的工作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窘迫的生活状态。“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午白菜熬、晚上熬白菜,一个油星儿都不见,偶尔吃顿豆腐渣,就算改善生活了。”他说,科学报国,就是要有牺牲精神。
1962年6月初,陈俊武受国家科委选派赴古巴考察学习原油炼制技。当时,考察的工厂处于停工状态,没有任何人指导,能看到的只是从没见过的庞大塔器和英文资料,困难可想而知。当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突然爆发,陈俊武再次面对战争的考验。
“没日没夜地搜集资料,哪有工夫害怕!”1963年2月结束考察回国时,陈俊武的行李中没有一件“洋货”,带回的只有密密麻麻记满了学习心得的20多个笔记本。
资料只可作为参考,设计还是要靠自己去完成,特别是主要设备必须由我国自行研制。面对上百套仪表、数千个大小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陈俊武带领大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1965年5月5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拂过地平线,抚顺石油二厂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投产成功,催开了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这个由我国自主开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第一朵“金花”,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他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
当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时,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
1969年年底,根据当时国家战略需要,陈俊武又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宜阳县张坞乡竹园沟,从此立足洛阳,积极投身洛阳炼油厂、洛阳炼油实验厂、洛阳炼油设计院的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我国流化催化裂化技术从一片荒芜到锦绣满园。
从主持完成快速床、湍流床、掺炼渣油的催化裂化等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开发,指导设计了国内首套快速床催化裂化、首套全提升管催化裂化、首套同轴式催化裂化、首套渣油催化裂化装置,陈俊武为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20世纪90年代,面对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原油对外进口依存度逐年递增的现实,陈俊武敏锐觉察到缺乏石脑油将成为制约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便将目光转向国家石油替代战略研究。烯烃是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小到日用品,大到航空、重型机械等,都和它密切且相关,而煤制烯烃曾是煤化工行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陈俊武洞察能源格局发展大势,指导完成了甲醇制烯烃技术工程放大及工业化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
“我已经比60岁退休的同志多工作了30年,今后还会继续思考下去,继续保持工作状态。不能觉得自己得了很多荣誉,就该歇一歇了,我思想上时刻警惕,不敢有这个念头!”陈俊武说。
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迎来科技的春天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中、青科技英模济济一堂,陈俊武作为河南省代表团的成员,光荣出席了这次盛会。
这是陈俊武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距离他1959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全国科学大会对我国在这之前10多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给予了表彰和奖励,陈俊武曾付出心血的催化裂化项目也在其中。
也就是在这一年,石油部任命陈俊武为洛阳炼油设计研究院(今为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这一年,他被河南省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一年,他指导设计的我国第一套年加工能力120万吨的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反应及旋转床烧焦工艺的催化裂化装置在浙江镇海炼油厂开车成功。这一年,是中国一个新时代的灿烂开篇。51岁的陈俊武拿着红绒面烫金字的获奖证书,也下定决心,要在自己从事的炼油技术领域猛追世界先进水 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让以陈俊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1978年,石油部决定,在广东的茂名炼油厂建设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加氢裂化装置,拟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并购买设备。 当年5月,陈俊武被石油部点名去国外考察。 第一站是法国的马赛,之后大家又去了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等地,陈俊武在仔细比对几个厂家的反应器截面温度分布后,认为联合油公司加氢反应器的径向温度分布确实比较均匀。 在美国时,考察组又接到石油部发来的电报,要派人去墨西哥参观渣油沸腾床加氢技术。于是,陈俊武他们又去了墨西哥。
这次出国考察,陈俊武感觉收获颇丰。他说,这次考察让他对国外先进的炼油工程技术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外国知名公司的企业管理、组合工艺、专利制度、工程承 包等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让他大开眼界,同时开启了我国炼油工程技术研发与国际接轨的大门。
1983年,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在伦敦召开。陈俊武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赴伦敦与会,这是他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石油会议。会后,他还和代表团成员一起参观了英国的炼油厂。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后来 的技术进步。”陈俊武说,他出国之后开了眼界,也知道了我们和外国的差距。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对方接触后,大家发现他们也愿意和中国接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带领团队不仅不断改进催化裂化技术,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
著书立说、育人,他为石油工业培养一批批高级人才
1990年,63岁的陈俊武从经理岗位上退休,但仍然精力充沛。他说:“今后我主要干这些事:著书立说、育人。”
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支持下,他先后举办过三期中国石化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每期三年,为我国石油工业培养了一批批高级人才。
陈俊武说,这个高级研修班的目的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开班的第一年他先自己主讲,第二年让学员们写作业,学员们通过在工厂调研,必要时还要增加化验项目,逐项落实。这本作业有100多页,需要学生们用一年时间来做。写完后大家交流,由陈俊武批改。 “我安排工作、审查作业,还要组织交流,虽然历时长,但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陈俊武说,过去单位的培训大多是短期的,往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研修班三年的培养,学生们有理论有实践,还对知识进行了消化吸收。研修班里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业内 的领军人才,作为老师,他很高兴
鉴于陈俊武院士办高级研修班的成功经验,2016年,中石化又恢复了办高级研修班的方式,不仅办了催化裂化班,还拓展到了加氢、重整、常减压蒸馏研修班。
这三年,尽管陈俊武院士不能亲自去外地长时间授课,却仍然指导课程设置、关注教学效果。中石化干部管理学院每年都组织不同专业的几十名学员到洛阳聆听陈俊武院士的课。
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原副主任徐惠,是催化裂化高研班第一期的学生。他说,在陈老师身上,他看到了一位真正的科学家该是什么样。陈老师当年为他们授课的时候,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在讲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会讲到中间的问题,在讲这项技术的好处时一定会讲同时带来的限制。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受益终生。
中石化安庆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宫超说,他是催化裂化高研班第三期学生,20多年前,是陈老师把自己带入催化裂化的大门,当时作为一名年轻人,无论自己的观点多么幼稚不成熟,陈老师从来不摆院士的架子,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陈老师这种点亮自己照耀别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20多年前一本书里的错误,他至今还记得
陈香生曾任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等职,在陈俊武院士身边工作了近 40 年,办公室就在陈俊武院士办公室的隔壁。大家认为他十几年来,事实上已是陈俊武院士的业务助手和 “资深秘书”。 谈起陈俊武院士,陈香生讲起了他印象极深的几个小故事。 1990年后陈俊武院士先后举办过三期中石化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时,他亲自为研修班写讲义,最后以讲义为基础出版《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技术专著,1995年、2005年 和 2015 年,他与同事合作,分别出版了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
去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要筹办中国催化史料馆,计划将《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这本书的三个版本作为史料入馆展出,但因为在 市面上已经买不到前两版了, 所以该所联系了陈香生,希望他能帮忙。在取得同意后,陈香生从单位档案馆调出了这三套书。当他请陈俊武院士在扉页签字准 备寄出时,陈俊武院士突然说: “先别寄走,第一版里有个方程 式和表格数据有误,要改正一下再寄。”
“那您把错的地方写出来,我打印出来。”陈香生说。次日,当他再去找陈俊武院士时,只见对方已经打印好了半页A4纸,书内第1293页的那个错误的方程式转化因子和几个 表格的错误数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陈香生说,对陈俊武院士来说,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他可 能记不住了,但对于这本书的第一版,里面哪一页的哪个表、哪个公式有错,他记得十分清楚。这些信息已经在陈俊武院士的脑子里记了二十多年,怕是永远都不会忘,随时准备调用。
2012年,陈俊武院士和陈香生合著的《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出版。这本书在收集、分析国内外最新的温室气 体排放和碳减排情景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能源使用特点和使用量,提出了中国2030年要 达到碳减排峰值的目标和用能建议。在用电量的一个章节,陈俊武院士提出了一个关于到2050年,美国的人均用电量仍然比中国的人均用电量大10倍的数据。当时,陈香生疑惑地问陈俊武院士:“您这个数据从哪里来的?”听罢,陈俊武院士在办公电脑里把美国能源部的统计数据调取出来,这些数据出自四五页英文报表。 陈香生拿着报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算了两个小时,这些数据是英制单位,大到10的15次方数量级,还需要多次换算,计算结果与陈俊武院士的数据对不上。他找到陈俊武院士说:“陈院士,这个数据您算错了吧?”陈俊武院士只看了一眼陈香生的计算步骤就说:“是你这儿错了一个数量级!”随后,陈香生又重新计算,最后发现果然是自己算错了。
陈香生说,陈俊武院士多次给他们说过“工程人员要拿数据说话”。很多数据其实早就“埋在”了陈俊武院士的心里,这是他多年来积累的结果,因此他才有这份自信。
84岁时的心算速度,比几位博士用电脑算还快
让陈香生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件事,这件事听起来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2011年,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进行实验。陈俊武院士当时已经84岁了,当他了解到技术人员对现场的一些实验数据有异议时,决定与单位的设计人员一起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那里的科研 人员共同讨论和分析,陈香生也一同前往。
在该所,大家调看了实验数据,并召开了多次讨论会。讨论会上,在请该所的同志报出 中试实验的进料量、压力、温度、水汽比等一系列数据后,只见陈俊武院士用一个手指在手掌上不停地点着。陈香生知道,这 是陈俊武院士在心算。没过多久,陈俊武院士报出了转化率、产率数据的大概值。过了六七分钟,几位博士用电脑算的数据也出来了,与陈俊武院士的心算结果相当接近,这让大家非常惊讶!
会议结束时,几个人围上去请教:“陈院士,您教教我们吧,您是怎么算出来的?” 当时,陈俊武院士说:第一, 年轻人不能过分依赖电脑,不能什么都靠从电脑里面调取;第二,基本的公式要记住;第三,现场的数据要记;第四,要靠心算能力,这是从小练出来的。
陈香生说,陈俊武院士经常讲的一句话是:科技人员不能讲可能怎么样、或许怎么样,一定要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当谈到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陈俊武说,技术研发时遇到的困难有的是技术性的攻关,这好像是个大山要爬过去,那就要提高自己的水平。作为一名中科院资深院士,陈俊武对 “院士精神”的理解,就是确实能胜任这个工作,而且自己的理论水平能够充分解决所从事的产业的基础问题,还要培养出一批人才,总结出很多有益的东西。
感谢、无悔和祝愿,他用三个词回顾并总结一生
在今年4月的座谈会上,今年92岁的陈俊武作了发言,他用三个词回顾并总结自己的一生。
他说,第一词是感谢。他想感谢这个时代,他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这个时代。
“我赶上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年代。”陈俊武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处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时期,那时候他作为一名刚步入新中国国家石油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亲眼目睹国家的日益壮大、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使他可以心无旁骛、专心学问。
“我赶上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时代。”陈俊武说,他赶上了国家的科技春天,1978年,他作为河南省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在那里他听到了时代的重托和召唤。
“我还要感谢我的团队。”陈俊武说,每项科技成果的问世,背后都有一大批人做了默默的奉献,自己只是攻关团队的一个代表,成就要归功于集体。
第二个词是无悔。
“我今生没有一点遗憾是不可能的,回忆逝水年华,事业和家庭顾此失彼,因有所为而有所成,因有所未为而有所失,但是总结起来,得大于失,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眼里的事业和家庭。
“我痴心科技追求,使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孤独者,生命的意义全寄托在没有生命的分子、原子上,后来我为石化工业做出了一定成绩,可以说我梦想成真,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的中国梦。
“我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又工作了近30年,和应该享受的潇洒生活形成鲜明反差,少了很多天伦之乐。一生未得休闲固然是有所遗憾,但毕竟是有得有失,在科学攀登中得到了快乐,得大于失,在耄耋之年还能为国家和民族作一些贡献,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谈奉献。
最后一个词是祝愿。他祝愿中国石化早日成为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祝愿石化行业的同志们能够把握好新时代,努力为国家、为行业、为家庭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院士的肺腑发言,引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大家对陈院士发自内心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