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5月21日电(谷婷婷)以针为笔,以线为墨,手指翻飞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汴绣作品,流淌出千年汴京的柳暗花明。
今年86岁的王素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代表性传承人,针来线往地和汴绣打了一辈子交道。
虽然家境贫寒,但王素花对刺绣的热爱并没有被消磨。1957年,王素花踏进了开封汴绣厂从事刺绣工作。1959年,开封汴绣厂接到一个任务:要创作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刺绣,代表河南省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在绣制这幅作品的过程中,王素花和工友们挖掘汴绣的历史技艺,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了反戗绣、拉链绣、蒙针绣等十余种刺绣针法,使绣卷充分表现出汴绣古朴典雅、工艺精细、层次分明、生动逼真、立体感强的风格。
“活到老,干到老!”这句话王素花常挂在嘴边。她常说,汴绣是需要积累的,得经常“扎”、经常“绣”。如今,满头白发的王素花依然在学习,一有空闲时间就会琢磨创新汴绣,并进行实践。
一针一线绣人生,一心一意做好人。汴绣“绣”出了王素花的一生,“绣”出了她的幸福。对王素花来说,汴绣发展了,壮大了,传承了,她的人生才更有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