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春 杨光普 张茂轩
人物介绍
孟春 河南省濮阳市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先后就读于中南财经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讲师、国家财政部地方预算司专项资金处处长、广西财政厅副厅长、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审计部总经理;2007 年 7 月— 2009 年 10 月,参加中组部“第三 批中央国家机关支援西部挂职干 部团”,挂任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从 2004 年起,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 区域经济、财税政策、公共政策等。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国际国内各种挑 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一年。对于中原大省河南来说,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 风险、保稳定工作,进而抢抓战略新机遇,对 于保持河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使中原更加出彩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总体看,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增速稳、物价 稳、就业稳、效益好的总体格局。从增速看, 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不断放缓, 但 2018 年全年累计增速依然达到 6.6%。从价 格看,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国居民消费 价格(CPI)全年同比增长 2.1%,同时,工业 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增速持续回落,预示着 2019 年通胀水平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从 就业看,去年我国新增就业 1361 万,已连续 6 年超过 1300 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 在 5% 以内的较低水平。最新数据显示,招聘岗位数量大于求职人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稳。从效益看,企业利润保持增长,去年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全年人均 GDP 接近 1 万美元;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2%。 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从 供需结构看,随着技术落后和环保不达标等落 后产能的淘汰,传统行业集中度上升,产能利用状况、生产性投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用电 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匹配增长,供过于求明显缓解。从金融与实体看,宏观杠杆率企稳 态势逐步确立,重点领域去杠杆取得实质性突破,低透明度、管理不规范债务转为高透明度、 管理规范债务取得进展,金融风险释放有序, 金融体系韧性增强。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保 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工业内 部结构不断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等新动能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 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 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 构性的。从国际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各类风险叠加冲击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近日均下调了 2019 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这会为我国的外需带来一些压力。2018 年 12 月,我国出口同比(按美 元计)下降 4.4%,创 2016 年 12 月以来最大降幅。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杠杆率依然较高, 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尚未完全释放, 长期积累的矛盾与新问题新挑战交织,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社会信心和市场预期较为脆弱,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低于 GDP增速, 居民消费增速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宏观调控的难度明显增大。 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我国发展仍处于应当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正在不断改善,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不会变。 从发展条件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 是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不断 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土地 资源、较高水平的总储蓄率,经济发展具有坚实支撑。从市场空间看,我国有 13 亿多人口 的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新出现的大量消 费升级需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蕴藏可观的发展空间,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 余地。从政策支持看,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宏观政策将更加强化逆周期调节,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我国将持续深化 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更大力度简政减税降费,更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多举措挖掘内需潜力,更有针对性破 解实体经济发展难题,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高质 量发展。 综合判断,2019 年经济下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上半年。随着宏观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经济运行将趋好转,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前降后 稳。
二、河南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2018 年,对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我国外部环境急剧恶化与内部 结构调整阵痛交织、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上 升的背景下,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 强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开展三大攻坚 战,统筹推进“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进、好”态势, 高质量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绩。
一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稳”的 韧性不断加强。从全省经济运行态势来看,河南经济整体平稳,稳中有进。2018 年,全省 GDP 达到48055.86 亿元,较上年增长 7.6%, 各季度增速有一定的波动,但始终处于合理 运行区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增 长 7.2%;全省新增城镇就业 139.24 万人,不仅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还创历史新高;全 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 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 个百分点。其中,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18.5%,更是远远高于全国 平均增速。去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 上涨 2.3%,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全年工业生 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 3.6%,涨幅比上年 收窄 3.2 个百分点。这些指标充分显示,河南经济发展的韧性在不断增强。
二是经济发展高质高效,经济“进”的活 力不断提高。与全国一样,河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正逐步提高,展示出经济发展质量改 善的蓬勃活力。供给质量持续改善。去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 长 12.2%、11.2%,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5 个和 4 个百分点,而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速持续下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去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45.2%,同 比提高 1.9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 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消费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0% 左右,成为驱动经 济增长的主动力。新动能较快成长。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 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 值同比增长 7.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0.5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45.2%,同比 提高 0.6 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稳步提升。2018 年前 11 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 16%,同比提高 5.7 个百分点。
三是人民福祉不断增进,经济“好”的要素不断积聚。河南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居民收入稳中有增。去年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 8.9%, 居民收入增速再次“跑赢”GDP 增速。消费 能力持续增强。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594.7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3 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升级 类商品增长较快。全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化妆 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13.7%、计算机及其配套 产品类增长 13.3%、通讯器材类增长 12.2%、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10.7%,分别高于限额 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5.7、5.3、4.2、 2.7 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效果显著。去年全省 12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3 个贫困县有望脱贫摘帽,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小康。民生支出提升较快。去年全省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 达 7126.5 亿元,比上年提高 11.1 个百分点。 短板领域投资增长明显。全年全省水利、公共 设施管理、教育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 31.3%、 20.6%、16.6%,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23.2、12.5、8.5 个百分点。空气优良指数继续 走高。去年全年 PM10、PM2.5 平均浓度分别下降 1.6%、2.8%,主要空气质量指标达到近 年来比较高的水平。
三、牢牢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
四十年前,正值全球市场加速拓展、产业革命加速进行、全球价值链从发达经济体向发 展中经济体转移,我国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 期,果断实施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 系,取得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上一轮产业革命红利见顶、生产率增 长放缓等问题削弱了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新一轮产业革命也在孕育和兴起;全球经济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全球新型治理体系正在重构。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央多次强调,如果从长期历史趋势看,我国仍然处在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所拥有的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转变为加快经济结 构转型的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机遇、 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加快绿色发展的新机 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新机遇。中国的新机遇,也必给河南带来加速赶超的新动力、脱颖而出的新机遇。
一是抢抓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做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 大”的承诺,并针对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 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向,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 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着力打造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开放合作将成为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 重要着力点和主要突破口。河南应该继续牢牢 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家构建对外开 放新格局的框架内,大力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全省的开放水平, 从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应加快新技术革新 成果与河南制造业的对接,推动工业化与信息 化的深度融合,尽快赶上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步伐、进而深度融入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融资、 生产服务体系,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为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拓展广阔空间。
二是抢抓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机遇。基于河南的条件、需求和方向,中央给予高度契 合的宏观政策机遇。要紧紧围绕地区发展战略 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建设。一要抓好 包括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内的引领性战略,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 先试政策,打造引领全省改革、开放、创新的高端平台,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 构建支撑未来发展的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支柱。 二要抓好包括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在内的整体性战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引导全省各地着眼全局、把握定 位,把中原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 抓手,把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作为重中之重, 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全面增强河南综合实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 市群。三要抓好包括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 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内的专项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探索试验政策,在相关领域实现改革创新突破, 抢占发展制高点,创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服务引领 性和整体性战略实施。
三是抢抓消费升级、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当前经济发展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强化资源环境约束,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资源环境承载力。一方面,消费升级 带来发展潜力。2018 年,我国人均 GDP 已接 近 1 万美元,河南省人均 GDP 也达到 8000 美元,无论对于全国还是全省,未来几年将 是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期,也是 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供给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 消费结构的升级是驱动经济体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动能,谁抓住这一轮消费结构升级,谁就有望弯道超车。另一方面,绿色发展加快 带来新机遇。高质量发展不再是以牺牲环境 换增长的发展,我国经济转向绿色发展不仅是理念、制度的变化,还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比如更加绿色的产品和服务等。 有机构测算,过去五年内,中国实施“大气 十条”,投入 1.84 万亿,拉动 GDP 增长 2.04 万亿,同时带来近 400 万的新增就业岗位, 而到 2030 年,预计中国清洁空气领域市场规 模将达到 20 万亿元。
四是抢抓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期。在去年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双紧”局面,给我国经济短期走 势带来一定压力。2018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稳定总需求,并辅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 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 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以及“稳 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 充裕”。宏观政策的调整给企业带来了降低成本、激发活力的机遇,也是政府利用专项债券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机遇。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导下,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充裕,民营企业和小微企 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有望得到缓解,这将为河南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四、将新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用好机遇才能更好发展。
所处环境在变,发展主线不变;保持战略定力,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好河南经济工作,要认真学习领会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 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其转化为河南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一,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引领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 也就是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更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的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学好、 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 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其本质要求、根本立场和主要内容,推动河南经济发展高质量落 地生根。同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提出的“四个着力”“四张牌”“三 起来”“三结合”等重大要求,引领河南经济 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
第二,要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高 质量发展的无限活力。更高层次开放应该是以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为基础,具有更大格局和更 广阔视野、更有质量和效益、更有影响力的开 放。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 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开放战略平台 的功能释放,河南迈向了开放的前沿,开放发 展进入新时期。未来河南实现高质量的开放发 展,必须继续发挥通道、平台、市场三大竞争 优势,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一带引领、 平台支撑、全域开放”的新格局,以高质量的 开放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一是突出“一带一路” 倡议的引领作用。强化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 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等河南所具有的独特优 势,全面推进多领域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一 带一路”建设,发挥郑州国际航空运输枢纽的 龙头作用,构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主要 城市的空中通道;加快提高中欧班列(郑州) 运营水平,加速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加强与青岛、天津、上海等港口合作,打通东联西进的出境出海通道,形成更具影响力的陆上“丝绸 之路”。二是提升开放平台的支撑能力。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建设的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开放发展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经 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依托新郑综合保税区、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探索建 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围绕中国 ( 河南 ) 自贸 试验区的战略定位 , 创新制度供给、发展枢纽 经济 , 形成枢纽经济产业集群;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及大都市区建设。打造开放平台的支撑力,是提升郑州乃至全省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支撑,要围绕其不同功能定位和目标要求 , 在制造业高地、科教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等方 面加快建设步伐,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三是 打造全域开放新格局。围绕河南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目标,新的对外开放体系也必将从过去单纯的招商引资式开放向经济协同发展、科技双 向交流、教育资源共享、社会文化融合等全领 域开放体系转变。顺应发展新趋势,加快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新体系,河南必将加快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第三,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潜力。河南的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才资源等诸多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当前资源多在虚 拟经济中“空转”,而实体经济难以得到充足的资源要素支持。只有把资金、人才、技术创新等要素协调起来,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济才能实现转型升级和新发展。一是突出实体经济在河南现代产业 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 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河南需要将先进制造业作 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将发展现代 服务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将 “互联网 +”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源 泉。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聚焦实体经济中战略性、基础性、跨行业的科技共性需求,建设高水平的跨产业创新 实验中心,构建体系化、长效化的科研创新成 果产业化推进机制,放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果,增强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支撑能力。三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加快利用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手段,有选择地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 基础产业的资金投入和优先发展;利用大数据、 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改造提升金融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监管, 确保金融资源高效、低成本地进入到实体经济。 四要提高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多层次人才队伍,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总量供需不平衡、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全力引进、培养 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梯队,保障各层次人力资源合理待遇保障,通过财税手段激励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技术 骨干等各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投身河南的实体经济发展。五是协调好“三大要素”协同发 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三大要素为切入点,推动建设河南现代产业体系,还要做好相关的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协调,促进“三大要素”和谐共生、 相互促进、良性发展,推动形成“四个协同” 新局面,成为支撑起现代产业体系大厦的顶梁柱。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发展进 入新的战略机遇期,河南要在新的战略机遇期中提质增效、脱颖而出,需要在进一步发挥好 现有优势的同时,顺应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改革,勇于解决沉疴痼疾,为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打造新动力、开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