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
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河南经济文化促进会-豫促会官网
公益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慈善公益 > 公益故事 > 返回

河南人李高峰的故事搬上银幕

来源:北京河南经济文化促进会  发布日期:2013-12-02

 

    电影《北京好人》即将上映,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原型是咱河南老乡——李高峰。12年前,李高峰从周口带着家人去北京闯荡时也不曾想到,多年之后他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北京扬名,并且故事被改编成电影。
 
  “我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一千多人,也圆了我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想。”昨天下午,李高峰在接受今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多艰难,他都不会放弃做好事,如果每个在外打工的青年都像他一样,做好本职工作,多贡献一点,中原崛起的梦想很快就会实现。
 
 
    【讲述】
 
  “北京好人”12年志愿者之路
 
  河南农民李高峰进京打工,由于河南人的声誉不好,导致他几次被用人单位拒绝,无奈之下,他卖起了烤红薯。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不远处的一道河沟,垃圾遍地,臭气熏天,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开始与这条河沟结下了不解“缘分”,正是这条河沟,使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电影《北京好人》如此介绍李高峰的故事。
 
  李高峰的公益环保之路,慢慢地传遍了周围,成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名人”。2010年1月31日,温家宝总理接见了李高峰:“高峰啊,你不仅为河南人争了光,也为首都和国家争了光,无愧于你‘北京好人’的称号,假如大家都能像你一样,人人做好事,个个做好人,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电影由此得名。
 
  “当初进京打工时,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的收获。”昨天下午,在接受今报记者采访时,李高峰感慨颇多。
 
  2001年,李高峰带着妻子离开周口扶沟县老家,到北京打工做保洁员。最初,他的想法和大部分打工的人一样:挣点钱,改善生活。到北京后,他们先租住在甘露园西里铁路宿舍,那个地方处于城乡接合部,属于三不管地带,附近的二道沟河成为大家最方便的垃圾场,一到夏天蚊蝇孳生,臭气熏天。看到此,李高峰主动站出来,自己出钱购买工具,跳进臭水沟里清理了所有的垃圾,一直清理到现在。
 
  从2004年开始,李高峰又做起特殊的志愿者,他借用了3间房子,成立“务工人员之家”,专门安置在京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志愿者服务队成立1年多的时间里,李高峰带领大家组织参与各种环保活动60多次。如今,李高峰的志愿者服务队已有1000多人,大多是河南老乡。
 
  【评价】“他的历程是对心灵的洗礼”
 
  9月3日晚上,河南卫视《中国感动》栏目让大家对李高峰又有了新的理解。
 
  “一个河南人,不计报酬在北京做环保公益事业,真的很让人感动,让人佩服。”主持人赵忠祥对李高峰的做法十分推崇,他表示做这期节目,对自己的心灵也是一种洗礼。李高峰和他的志愿者朋友们,不仅是城市的建设者,还自觉当起了城市的管理者,以自身的行动,为社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高峰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已经由当初的志愿者变为志愿活动的组织者,虽然很出名,但他依然很朴实、很本分。”提起李高峰,河南卫视《中国感动》栏目编导束冬冬直夸,“他真的很不错!”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道出了坚持的难能可贵。
 
  李高峰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对环保公益事业却坚持了12年,这也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正因为此,他的故事才会被选中,编成电影搬上荧幕。电影《北京好人》导演曹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部影片不着重于道德呼吁,不突出煽情的力量,而是从一系列平凡的真人真事中,寻找一个普通人做平凡事的行为动机,为这个理想和信仰匮乏的时代寻找到一丝力量。
 
  “这个人物首先带给我的是感动,李高峰是一个简单的人,他不会想那么多。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平常举动,最终成就了一种大爱精神。” 影片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刘小宝如是评价李高峰。
 
  ■ 对话
 
  “既然选择就不会放弃”
 
  记者:出名以后还有人说风凉话或者笑话你傻吗?
 
  李高峰:还有一些人不理解,说我“不务正业”,不过好在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能理解了,他们的理解对我就是最大的支持。说风凉话的人一直就没有停过,不过咱干好自己的事,问心无愧,就让他们说去吧。
 
  记者:12年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中间没有想过放弃?
 
  李高峰:有。我媳妇被打击报复过,我自己身上的刀伤到现在还有,我媳妇也曾经说,整天担惊受怕的还不如回老家,那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看到身边的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做好事的人多,河南人的形象越来越好,这些变化让我觉得值,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
 
  记者:这些年做环保公益事业,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高峰:有两方面吧,一是在外树立了河南人的良好形象,二是圆了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想。我从小就向往考上大学,做个好学生,但上学时没有如愿。这两年我上了中央党校,学的是政治思想教育,不久前毕业了,拿到了本科文凭,还上了新疆大学的一个函授班。
 
  记者: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李高峰:我已经用自己一个人的行动影响了一千多人。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不会放弃,会继续把公益做下去,做一个永远的“好人”。儿时的梦想只是一个小梦想,如果每个在外打工的河南青年都像我一样,做好本职工作,多贡献一点,人人都做好事,那大家的梦想很快就会实现。
 
  ■ 手记
 
  好人李高峰
 
  与今报记者的情缘
 
  “如果没有东方今报和家乡媒体的宣传报道,我的环保公益事业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不会吸引那么多务工青年加入我的团队中。”昨天下午,回忆往事,李高峰表示要特别感谢东方今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东方今报记者夏友胜和同事赴京采访。
 
  “当时《光明日报》曾报道过李高峰的事迹,河南媒体上还找不到他的名字。我们到北京后听河南老乡说李高峰正在朝阳区做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于是联系他采访。”夏友胜回忆,那是省会媒体第一次报道李高峰,之后他和李高峰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并且成了好朋友。其间,李高峰的父亲生病,夏友胜都帮着想办法。
 
  2008年至今,东方今报社仅夏友胜就采访李高峰四五次,其间还有其他记者对李高峰进行采访报道。
 
  “每次采访,都觉得他的公益思路在变,从最初的保洁,到如今的文明交通、教育帮扶等,但公益之路却没有变。”夏友胜说,李高峰对名誉看得比较淡,只有在聊天时才会偶然提到他又获得了新的荣誉称号,他的思想更多地停留在公益事业上。
战略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