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
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河南经济文化促进会-豫促会官网
人物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河南名人 > 人物故事 > 返回

《中原儿女》杂志 特约记者 李砺瑾 

 

    今年1月,在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中,一个名字赫然在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化工合成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的李俊贤院士。

    李院士在90岁高龄,仍每天步行去单位上班,他更是在去年6月,偕老伴儿以两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捐出一生积蓄的大部分,用300万元成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

九旬院士捐出大部分积蓄,生活中却至朴至简

    洛阳市的37路公交车,路线从市区北边的邙山,一直到南郊的关林路。在这趟公交车上,经常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手里拎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袋子的老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位老人是为中国航天和化工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李俊贤。

    2018年6月8日,在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院)内气氛融洽,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此举行。已90岁高龄、有62年党龄的李院士偕夫人丁大云,捐出300万元,用以成立李俊贤院士博士创新基金、困难帮扶基金。

    捐赠现场,满头白发的李院士和夫人登台,将写有 “人民币叁佰万元整”的捐赠牌郑重交到黎明院党委书记杨茂良手中。

    李院士在现场说:“我和老丁希望能为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及离退休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尽一份心。对我俩的心愿,院党委很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我希望他们能用好,也相信他们能用好。祝愿我们院越来越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为用好这笔善款,黎明院专门制定《引进博士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困难帮扶基金使用办理办法》,并成立相关机构,明确基金的使用对象、申请条件、审批程序等。

    杨茂良说,李俊贤院士是黎明院全体干部职工、全体党员学习的榜样,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热爱创新、甘于奉献、淡泊名利、风清气正的高尚品格及科技报国、勇于担当的大爱情怀。

    黎明院38岁的青年博士薛金强说,作为新一辈的科技工作者,他向李院士和夫人致以崇高敬意,他一定不辜负院士厚望,加强科技攻关,多出成果,为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一位九旬院士,为何在鲐背之年捐出一生积蓄的大部分呢?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走进了李院士的家中。李院士的家是一套四居室,包括客厅在内的每个房间都摆着书柜,其中两间是院士的小书房,一间被7个书柜摆满,另一间放着一台电脑和书桌。李俊贤院士的夫人丁大云说,他不去单位的时候,就在家里看书或在网上查信息。

    这些书柜很有些年头了,大部分是1984年单位从青海搬到洛阳时带过来的。家里最新的家具要数客厅里的两个铁皮柜,这是2000年单位的图书馆更新书柜时淘汰下来的处理品,李院士掏钱买回了家。

    不仅如此,李院士的家被同事笑称是“旧家具博物馆”,他的床,也是30多年前从青海带到洛阳的;李院士看文章时比划重点用的“尺子”,是一张塑料“嘉宾证”,他用来装办公楼出入卡的,是一个锡箔药品袋;李院士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从北京带到青海,从青海带到洛阳,已经骑了五六十年……

    过着这样的生活,他却捐出了300万元的巨款。“您捐出一生大部分积蓄的原点是什么?”面对记者的这一提问,李院士讲起了他的少年时代。

母亲对他产生巨大影响,他这一生都很重视人才的培养

    李院士出生于1928年,老家在四川眉县(今四川省眉山市)。1945年,李俊贤的父亲去世,那时他才17岁。

    因为不忍心加重母亲的负担,少年的李俊贤产生了辍学回家帮母亲干活的念头。但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做人要有志气,眼光要向远看,不要因眼前的困难而耽误未来,人生在世应该有所作为。”

    为了让儿子能继续上学,李俊贤的母亲向宗祠家族求助,宗祠家族的人念起她为人厚道,也念起李俊贤学习优秀,决定支持李俊贤继续上学,每年从祠堂公田的收获中给他家拨三石谷子。她还让李俊贤给四叔李耀辉写信求助,四叔会不定期的寄些钱回来支援。四叔和宗族的资助持续了两年,直到李俊贤考上免费的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1950年李俊贤参加工作后,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他只留下了自己必要的生活费,剩余的全寄给了母亲。以后每隔两个月,他都要给母亲寄一回钱。李俊贤结婚后,工作也忙了,这个任务就由他爱人丁大云来完成,直到2000年母亲去世。

    黎明院的人都知道,李俊贤不陪客人吃饭,也不会吸烟喝酒。有的人认为,他是因为身体不好,才不吸烟、不喝酒的。其实,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曾有人就他不吸烟、不喝酒的习惯问过李俊贤本人:“李总,您不吸烟、不喝酒,是不是小时候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李俊贤答:“是。父辈们吸烟(鸦片)、喝酒败家,我母亲憎恨、厌恶这种行为。我从小母亲就教育我,长大了不要学吸烟。我是很听我母亲的话的。”

    母亲,对李俊贤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家教家风,影响了李俊贤的一生。因此,他这一生都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要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提到李院士的捐赠,他的秘书程磊说,去年年初,他接到李俊贤院士的电话,没有任何铺垫,开口就是“我准备给咱院里捐500万元,给黎明院党委写了信,今天送去吧”。这500万元李院士原计划4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100万元用来帮扶困难职工。黎明院考虑到李院士今后的身体和生活需要,最终只接受了300万元。目前,这300万元已打入黎明院专门设立的账户里。

    其实,程磊只是李俊贤院士的兼职秘书,已经当了2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俊贤至今不让单位配专车,更不要其他特殊待遇。

    黎明院党委副书记姚庆伦说,一天上午,他来到李俊贤家,敲门没人应,打电话也没人接,等了一个小时,他看到院士老两口从外面回来。经了解,他才知道原来头天夜里,李俊贤院士感觉不舒服,早上老两口谁也没说,拿着敬老卡坐公交车去了医院,看过医生,俩人又乘公交车回家。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

作为我国火箭推进剂的创始人之一,李俊贤的名字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联系在一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苏开始航天争霸。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提出“两弹一星”及其推进剂研制任务。1959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在华专家,国际形势极其紧张。在这一背景下,1960年1月,组织上抽调30岁出头的李俊贤到北京化工研究院第五研究所,加入高能推进剂研制队伍,承担偏二甲基肼(jǐng)等四个课题的研究,并让他先后担任了火箭推进剂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职务。正是从那时起,李俊贤的名字与中国火箭推进剂的动力源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深知自己的研究在发射卫星和国防建设中的分量,李俊贤和研究室的同志争分夺秒干起来。氯胺法制偏二甲基肼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上级在给李俊贤课题组下达任务时,明确要求课题组只集中力量开发气相氯胺法,不同意他们继续进行液相氯胺法研究。

    然而,李俊贤在进行气相法试验中,发现了一些在当时条件下难以解决的困难,不得不对气相法和液相法进行反复对比。经反复试验,他得出了液相法已有一定基础、选择液相法进行深入研究反而能在短期内完成提供大规模生产所需技术数据的观点和办法。但李俊贤十分清楚,如果不按领导部门要求的气相氯胺法进行试验,是要承担责任风险、甚至是会受到批评的!

在国家需要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关键时刻,李俊贤丝毫没有考虑个人得失。他甘愿承担受处分的风险,继续进行液相法制偏二甲基肼研究。经过近半年的埋头苦干,他们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领导部门不但没追究他们“违纪”的责任,反而认同并支持了他们的做法,并于1964年评选液相氯胺法制偏二甲基肼成果为中国工业交通战线十大成果之一。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用的就是李俊贤团队研制的偏二甲基肼。后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及多种型号导弹发射和“神舟”系列飞船升空,使用的也是偏二甲基肼。直到今天,它在国内仍是重要推进剂品种。

    “最让您骄傲的科研成果是什么?”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李俊贤院士不假思索地说:“应该是偏二甲基肼,它的应用最广。”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为我国海军服役的唯一热动力鱼雷比较落后,而在研制新鱼雷的推进剂过程中,李俊贤和使用部门发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应该研发难度较小的硝酸异丙酯燃料,可以保证新型鱼雷的交货期,但李俊贤认为796燃料才是未来的方向,使用这种燃料的鱼雷在航速上比使用硝酸异丙酯的鱼雷快一倍以上。因此,他果断提出:“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要相信科学,更要相信我们的实力!”他还当众表示:“如果延误工期,我负责!”

    在李俊贤的坚持下,相关部门采纳了他的意见。最后,李俊贤按预定时间提供了所需的796燃料,及时满足了鱼雷研制的需要,为国家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也把先进鱼雷研制的时间表提前了3年!

    李院士常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在科研攻关事业上,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

颇具前瞻意识的他,被誉为“中国聚氨酯奠基人之一”

    “创新是科研工作者的灵魂。”这是李院士不断强调的一句话。继偏二甲基肼、796燃料后,李俊贤又先后领导主持完成了主要用于卫星和飞船增速入轨的一甲基肼,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升空使用的端羟基聚丁二烯、高氯酸铵固体氧化剂等一系列高难度科研项目。

    除了醉心科研,李院士还具有对科研前景超强的敏锐洞察力,能够迅速转换思路,聚焦国家急需发展的产业。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黎明院整体搬迁至洛阳。随着改革的深化,黎明院走上了企业化发展之路。身为科技工作者的李俊贤,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满足国防科研需要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着黎明院的企业发展问题。

    1979年,时任黎明院院长兼总工程师的李俊贤,由于长期高原缺氧和胃病的折磨,胃出血病复发,被迫到北京边休养边工作。他一边治疗,一边分析影响黎明院发展的有关问题。他考虑到,“保军”是黎明院的大局,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但“转民”也是黎明院转型为企业的必然,只有“转民”工作做好了、企业发展了,“保军”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当他把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与黎明院的优势联系在一起时,不禁为之一振,他敏锐地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国产化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发展与汽车工业相关的化工新材料上,黎明院的“转民”就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于是,他确定了黎明院“保军转民”的主攻方向,将发展目标牢牢锁定在研发国内大量急需且尚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聚氨酯项目上。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国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高分子加工技术,这项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方向盘、仪表板、挡泥板等)、建筑、家电(冰箱保温)、家具等行业。但在当时国内基本靠进口,搞这方面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

    1986年,黎明院的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被国家列为“七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立了24个课题。“七五”结束时,他们取得了28项成果,开发了汽车用自结皮方向盘、填充料仪表板、微孔弹性体挡泥板、冷固化高回弹泡沫、吸能抗冲型保险杠模拟件等五种制品,研究开发了组合料、原料、助剂及其他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家多项空白。又经过“八五”攻关,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累计取得52项科研成果,经鉴定,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22项,获国家技术进步奖1项,获省部级奖4项,转化成果27项。

    1994年,李俊贤领衔组建国家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中心,开发出了几十种技术,为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李俊贤被誉为“中国聚氨酯奠基人之一”。

公私分明,他不占单位一点儿便宜

    从1950年参加工作至今,李俊贤获得了很多头衔——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属黎明化工研究院院长、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中国聚氨酯材料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但他仍然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一直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尽管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李俊贤院士还是感到有些遗憾。丁大云说,老伴儿最大的遗憾就是年轻时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多陪陪两个孩子。“我最多在生活上照顾好两个孩子,我们在学习上都没有给孩子操太多心。”丁大云说,她和老伴儿有一儿一女,现在两个孩子都快退休了,但因为老伴儿年轻时管孩子太少,两个孩子最终只念了大专,目前都是黎明院普通员工。“看到别人家孩子考上了好大学,有的还出国深造,我心里也是有些遗憾的。”丁大云说。

    李俊贤和丁大云于1952年结婚,如今已携手67年。黎明院化学推进剂原材料开发部四部的夏宇说:“每次在院里看到李俊贤院士夫妇,俩人总是手牵手,让人觉得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面对记者,李俊贤院士和夫人都夸对方很节俭。提到李俊贤,丁大云说,老伴儿很节俭,每次开会带回来的布袋子都不舍得扔,上班拎着就出门了,有的布袋子洗得掉了颜色,他也不在意。

    提起丁大云,李俊贤院士笑着说,老伴儿很节俭,一辆1953年买的飞鸽牌自行车从北京带到青海,又从青海带到洛阳,一骑就是五六十年。

    黎明院党委宣传部原部长薛志强说,院里很多人都知道李俊贤院士是个公私分明的人。在电话还不是很普及的时候,为了方便办公,院里给李俊贤家配了一部电话,话费由院里负担,有一次他的儿子用这部电话打了一个长途电话,遭到了他的训斥;在李俊贤家,他的信纸、信封和夫人的分得很清楚,夫人不能用他放在家里的办公用品;院里给他订的报纸,他看完之后月底都会集中送回单位,不占单位一点儿便宜。

    2016年的一天,薛志强在院士办公室看到李俊贤院士正在看报就有些奇怪,因为他习惯把报纸带回家晚上看,上班时间不看报。薛志强好奇地问:“李总,今天闲了?”李俊贤院士说:“不是。我昨晚看到报纸上登的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要纳税申报,就带来让办公室同志帮我查一查,看有没有少缴税的问题。”

    去年8月,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颁发了第三届“中国化工终身成就奖”,李俊贤院士荣获该奖项。

    颁奖现场,在夫人的搀扶下,李院士缓缓走上领奖台,并向大家挥手致意。全场人员自发起立鼓掌,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

各界媒体纷纷关注,科技报国显家国情怀

    去年6月11日和13日,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头条,都以《他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90岁又捐出300万元!他常说“功劳是大家的”》为题,讲述了李院士捐出积蓄的故事。文中用大篇幅介绍了李院士的生平和贡献,并在文后评论:“贡献、捐献、奉献,构成了李俊贤院士和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人生的关键词。就是这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却把自己降低到了尘埃里。他们没有豪车私宅,没有名牌服饰,有些高龄院士上班、办私事甚至依旧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却把节省下来的钱捐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们从韶华少年到白发苍苍,用双手撑起中国的未来,用智慧和心灵照亮中国的前途,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 ‘国家精神的造就者’!”

    去年6月30日,新华社以 《做国家腾飞的“推进剂”——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为题,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新闻和报纸摘要》 栏目,均报道了李俊贤院士的事迹。

    去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也均以较长篇幅报道了李院士的事迹,其中 《光明日报》 配发评论, 《工人日报》 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他也被媒体誉为“国家腾飞的推进剂”。

    与此同时,《中共洛阳市委关于开展向李俊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下发, 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向李俊贤同志学习活动。随即,洛阳市文明委也下发 《关于授予李俊贤同志“洛阳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李俊贤同志“洛阳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今年,李院士又被作为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参加评选。

    “我们那个时代科学家主要任务是追赶上世界科技的平均水平,但现在科学家要做的是领先,时间也更紧迫,还要带一批新人,责任更大。”李俊贤院士说,他现在最关心的是人才的问题。

    对于荣誉,李院士从不在意;对于自己的工作,李院士说只要对党有利就好。在他家里,除了科技方面的书籍,还有两会、十九大等相关材料。他说,作为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在科研工作中一定要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我这一生为国家做了一点点事。”

    “我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是李俊贤院士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他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的写照。

(文中图片除杜卿拍摄外,其他为资料图片)

 

战略伙伴